首页
首页
学术活动
“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成功举办·钱希教授解析 GenAI 时代 "智课" 建设之道​
发布时间:2025-11-06  作者:外国语学院

11 月 5 日下午,由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办、我院承办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第 13 场)暨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共同体系列讲座(4)在我院223 报告厅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钱希教授受邀主讲,以 “GenAI 时代的‘智课’建设:理论、实践与研究” 为主题,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实操性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由大英一部主任景慧主持,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领导、我院教师及校内多所兄弟学院的 100 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现场,共同探索 GenAI 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方向。

报告紧密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这一核心命题,以智慧课程建设为核心切入点,从理论根基、落地路径到创新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阐释。整场分享围绕三大核心板块逐步展开:其一,剖析 “智课” 建设的底层逻辑,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其二,聚焦教师、学生、技术、环境四元主体,详细解读多主体深度交互场景下的教学实践策略;其三,提出贯穿 “理论 - 实践 - 研究” 的三位一体课程建设解决方案,形成 “智课” 建设的闭环体系。

钱希教授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智课” 建设是重构未来教育生态的关键抓手。她着重强调,在 GenAI 技术飞速迭代的当下,技术并非削弱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反而在 “师 - 生 - 机 - 环” 多维互动体系中,让教师的引导、赋能作用愈发凸显。钱希教授结合多个案例展示了智慧课程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资源开发及学习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 从基于 AI 技术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生成,到多模态数字教材的研发与课堂实践,为在场教师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范例。同时,钱希教授特别提醒,智慧课程的核心价值始终围绕“学生发展” 这一根本目标,技术赋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精准化适配、多元化互动与人性化关怀。她还分享了团队主导研发外语智慧教学系统的经历,并结合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经验,提出观点:“智课” 建设必须在技术前沿性与教育本质规律之间找到平衡,坚决规避 “重工具应用、轻育人核心” 的认知误区,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GenAI 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边界与未来前景”“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的进阶提升路径”“智慧课程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策略” 等热点问题,与钱希教授展开深入探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浓厚。

此次专题培训精准对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应用场景,深化了各学院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合作共识。这不仅为我院教师搭建了学习前沿教学理念与技术的优质平台,助力提升全院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与智慧课程建设能力,更为后续开展跨学院教育数字化协同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人简介

钱希,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省级文科重点实验室(AI-LRC)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20余项,在SSCI、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导研发智慧教学系统3套,主编教材5部,主讲慕课5门(含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曾获国家级教学竞赛特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