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学术活动
AI赋能语言学研究 碰撞学术新火花​ ——“人工智能”长安大讲堂第2讲暨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39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4  作者:外国语学院

11月13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人工智能”长安大讲堂第2讲暨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39期,在北校区长安文化艺术中心三楼多功能厅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陈功教授应邀以“AI 赋能语言学研究 —— 以扩展意义单位分析为例”作专题报告,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瑛主持报告会,300余名师生参会。


报告中,陈功从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及结语五方面,系统解析AI与语言学研究的融合路径。她指出,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技术正引发跨领域变革,大语言模型不仅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突出,更推动语言学研究范式与工具革新。同时,AI发展始终依托语言学理论支撑,而面对大语言模型的突破,语言学在阐释其内在机制、破解语义逻辑难题上仍具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二者形成“理论支撑—技术反哺”的良性互动。

谈及AI与语言学结合的实践路径,陈功客观分析现状:大语言模型已在文本生成、智能翻译、初步数据分析等场景落地,但在外国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深度应用仍有空间,尤其在需精准量化判断与复杂质性推理的学术任务中,技术潜力待释放。她以“扩展意义单位”为框架,结合案例讲解如何借AI优化搭配词分析精准度、提升语义倾向识别效率、完善话语管理系统性,直观展现AI在简化研究流程、深化分析维度上的优势,为语言学实证研究指明创新方向。

讲座尾声,陈功与师生互动,围绕AI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伦理考量、工具选型、本土化应用等问题答疑解惑。此次讲座搭建了跨学科交流平台,让师生了解人工智能与语言学交叉研究前沿,更激发了将AI融入学术与教学的创新思维。

1C916

颁发纪念证书

作为“人工智能”长安大讲堂的重要活动,本次讲座进一步畅通了学校跨学科学术交流渠道,为语言学与AI技术深度融合积累经验,为相关领域师生开拓视野、探索创新路径提供了支撑。


主讲人简介:

陈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惠园优秀青年学者,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曾任教育部国际司项目官员、译员,承担各级领导会谈口译任务30余场,翻译整理大量国际教育交流文献资料。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了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和第七次中英教育部长峰会的组织和文稿统筹。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五年讲授课程8门次获学生评教前10%。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媒体话语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外语教学》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智库成果6篇,其中1篇获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2篇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篇教育部采纳;出版专著1部。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课题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1项等,并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二十余项。担任2021年全国专业学位水平(翻译)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第五轮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并入选学术桥评审专家。担任多家国内外权威期刊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