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在我校南校区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大会聚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及外国语学院创新发展”主题,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外语学院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的新使命、新路径。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冯正斌主持。

会场
会上,冯正斌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建设和国际化合作办学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整体发展情况。他指出,学院将持续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多学科融合,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传播能力的高水平外语人才。
论坛邀请四位嘉宾作主题发言。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献珑教授作题为《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翻译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强调,翻译是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支撑,并分享了学院在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应培养“国别通、领域通”型高层次翻译人才,强化跨学科能力与全球胜任力。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璟慧教授作题为《“君子不器”——河南省外语学科发展 & 转型初探兼论不要恐慌AI》的报告。她指出,河南外语学科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但面对当前的转型挑战,必须在保持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着力培养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她特别强调,AI技术虽发展迅速,但无法替代人文教育在精神价值与育人功能上的核心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焦丹教授作题为《走特色翻译道路,建独特学科体系》的报告。她从学院概况、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等维度,全面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在外语学科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她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推动多学科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学科体系。
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宪平教授作题为《聚焦学科建设,谋定发展新篇——⻄安财经⼤学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探索》的报告。他指出,西安财经大学正着力打造“西部领先、财经见长”的区域国别学科体系,紧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需求,构建“财经+语言+区域研究”三位一体的跨学科育人机制,为学校“高水平财经大学”定位提供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
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现场
在随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多位外国语学院院长与专家学者围绕四位嘉宾的报告主题,结合各自的办学经验与学科建设实践,就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使命、挑战与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外语教育应紧密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推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与科研方向更深层次对接国家需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表达力强的话语体系与传播体系。
会议最后,冯正斌作总结致辞。他指出,当下外语教育正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起点上,肩负着构建中国自主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使命。他呼吁广大外语学者进一步深化“语言+传播+技术+文化”的融合创新,推动外语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